2020年全球欺诈与身份识别洞察报告

对更优质体验的期望,以及对安全性的忧虑,仍然是塑造消费者与企业间数字关系的关键,而身份的挑战则会在每一次的客户决策中有所体现。益博睿《2020年全球欺诈与身份识别洞察报告》便致力于探讨此类深度问题。基于来自全球6500多名消费者和650多家企业的意见,我们解读了个人和企业围绕身份问题展开的复杂关系
下载完整版报告,您将了解:




阅读这篇文章
聚焦更多分析和反欺诈自动化。
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在欺诈管理方面的能力最为出众——无论是检测速度、准确性还是情境化。
亚太平均值
近年来数字相关业务的爆发推动了新技术领域投资(例如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生物统计学),以更好检测欺诈,并改善情境营销。本行业正就替代性数据来源与第三方代理展开合作,与金融科技类企业也维持良好关系。
金融服务和保险业正试图通过在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问题,以及新技术(如人工智能、生物统计学)方面进行投资来提升消费者信任度。
光纤到户和LTE移动宽带的迅速普及正加大通过电信手段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、收集及欺诈管理的需求;零售商最为关注员工欺诈,因为线下销售渠道更广。
企业在欺诈管理方面普遍较弱,不过可能是受到消费者对欺诈容忍度提高的影响。
近年来数字相关业务的爆发推动了新技术领域投资(例如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生物统计学),以更好检测欺诈,并改善情境营销。本行业正就替代性数据来源与第三方代理展开合作,与金融科技类企业也维持良好关系。
大部分企业认为对欺诈检测有适度防范能力。
企业对欺诈检测能力适度,不过多数认为随着消费者面临的欺诈风险升高,在进行欺诈分辨以更好帮助欺诈受害者方面亟待改进。
近年来数字相关业务的爆发推动了新技术领域投资(例如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生物统计学),以更好检测欺诈,并改善情境营销。本行业正就替代性数据来源与第三方代理展开合作,与金融科技类企业也维持良好关系。
2020年4月27日 /
益博睿
对更优质体验的期望,以及对安全性的忧虑,仍然是塑造消费者与企业间数字关系的关键,而身份的挑战则会在每一次的客户决策中有所体现。益博睿《2020年全球欺诈与身份识别洞察报告》便致力于探讨此类深度问题。基于来自全球6500多名消费者和650多家企业的意见,我们解读了个人和企业围绕身份问题展开的复杂关系
阅读这篇文章
益博睿于2020年4月27日发布